零基礎專案管理_範疇說明書

【專案範疇管理】

先前在零基礎專案管理_專案啟動書(專案章程)文章中有提到專案管理的五大過程(戴明循環),這個是掌握專案管理的基礎知識,在專案管理中,有這五個基本的過程組成每個成功專案的架構。

五大過程:啟動=》規劃=》執行=》監控=》結束

問題小姐共同產出的【零基礎專案管理】輸出至部落格上的這個專案,還在「啟動」階段中,現已完成「蒐集需求」、「專案章程」,

接著持續產出「範疇說明書」

✅1.專案章程:已完成零基礎專案管理_專案啟動書(專案章程)

✅2.蒐集需求:完成了需求矩陣。【專案管理人員培訓課程實踐_蒐集利害關係人需求

▶️3.定義範疇:產出範疇說明書

 

如何定義範疇?

範疇定義的挑戰往往來自:

  • 需求的模糊性和快速變化:需求未被充分討論,存在模糊地帶,導致範疇定義含糊。例如:客戶未提供清晰需求時,可能僅訂單化處理,導致利潤不明確或專案失敗。
  • 各單位人員本位主義太重:例如:技術本位,沒有客戶導向。例如:業務人員為了訂單未考慮利潤。
  • 要求完美:若無明確的時間允許或範圍限制:可能會因過度追求完美(或無目的優化)而浪費資源。故需辨別:一定要、想要、最好有….之定義
  • 資源分配不當:各方需求衝突,難以平衡。需優先處理共同目標需求,並對具體需求進行分階段實現。

面對這些困難,專案管理者應積極採用清晰的溝通、變更控制流程和有效的需求優先排序,才能確保範疇定義清楚且具可執行性。

根據 Standish Group 調查結果,專案成功的關鍵因素:

  1. 高階主管的支持(18%):清楚範疇的高層參與能提供必要資源。
  2. 使用者/客戶的參與(16%):與客戶確認需求,減少需求偏差。
  3. 有經驗的專案經理(14%):確保範疇定義和管理過程專業化。
  4. 明確的商業目標(12%):避免模糊目標導致範疇不清。
  5. 最小化的專案範疇(10%):控制範疇在必要的範圍內,避免不必要的額外工作。

            『若少掉前3項,專案就不易成功。』

 

範疇說明書是什麼?

範疇說明書是專案管理中的一個核心文件,用於清楚地定義專案的範疇。它描述了專案的目標成果邊界限制,並為團隊和利害關係人提供清晰的期望。

我(依樣畫葫蘆)與問題小姐共同產出專案範疇說明書,清晰界定專案範疇且具體可衡量並減少後續執行中的風險與問題。

也是我們實踐以輸出為目的,將我們所學的專案管理基礎能應用且實踐,這就是我們的今年目標。

範疇說明書項目 定義 範疇說明書
專案目標   在2025年底前,將專案人員培訓班所學到的專案流程,逐步完成每個流程步驟,並在個人部落格上發布至少6篇相關文章,以確保課程知識能夠內化,並展現學習成果。
產品範疇說明書
(特性與功能)
產品之特性與功能 1、陪跑員(問題小姐/ 依樣畫糊蘆)透過熟悉不同平台及工具,達到提升輸出能力及增加產出效率的目的。
2、依照專案管理人員培訓班手冊,複習專案流程且運用在部落格上。
3、發佈至少6篇文章
產出物驗收原則 各種特性及功能之檢驗標準 1、於部落格上發佈至少6篇文章,並學習運用6種工具。
2、運用AI 應用程式來發想或檢查文章。
3、由陪跑員進行審核,並以對方可接受為前提,進行文章修改。
專案範疇
(專案邊界)
完成專案必須做的所有工作,以里程碑顯示 1、工作包架構圖(心智圖)
2、專案產出計劃期程(甘特圖)
3、專案預算表
4、專案月檢討改善報告
5、專案結案報告
產出物 專案過程中產出之產品、服務、計畫書、文件。 1、會議記錄
2、文章驗收記錄(陪跑員互相承認表)
3、執行追踨表
4、AI點檢表
5、部落格上有6篇專案文件
6、預算表
專案限制   1. 範圍:內化專案管理流程的知識,提升輸出能力。
2. 時間:2025年底前,發布至少6篇以交付標的為內容的文章。
3. 成本:NTD 12,000
4. 品質:每篇文章,必須含有交付標的,並增加至少1個新的部落格撰寫的新工具/技巧。
5. 滿度度:流量紀錄(google 分析)
專案假設   風險:陪跑員無法出席例行性會議,導致部落格文章無法如期發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有樣學樣 的頭像
    有樣學樣

    依樣畫葫蘆

    有樣學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